拟推荐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拟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 5月21日至2018 年6月10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学术会务部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尚莉(0871-65302866)
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
2018年5月21日
附:公示内容
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1.推荐奖种: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2.项目名称: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3.推荐单位或推荐科学家: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
4.推荐意见:
该项目以改善膀胱癌综合诊疗方案为目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支持下,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三个突出创新点,一是鉴定了全新膀胱癌标志物“AG-CD71抗原”,阐明了KMT1A-GATA3-STAT3信号通路促进BCSCs自我更新的机制,揭示了LASS2在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二是制备了ABC71单抗,建立以AG-CD71抗原与ABC71单抗为基础的体外诊断系统,开发了抗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三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及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并进行了系列临床技术创新。该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膀胱癌诊疗体系,在云南多个地州成立专家工作站,为我国偏远地区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成果在北京、四川、上海等省份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申请33项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代表性论文20篇;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养各类人才7000余人次。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要创新,具有推广价值,拟推荐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材料,审查了完成人资格,确认内容真实有效,
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拟推荐该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5.项目简介
在世界范围内,膀胱癌每年新增的病例数接近500,000例。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但缺少高特异度和灵敏度的无创性筛查方法,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困难,如能对膀胱癌进行筛查,就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此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能在手术中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控尿功能、性功能和肠道功能,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该项目以改善膀胱癌综合诊疗方案为目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了以“AG-CD71抗原与ABC71单抗”为核心的体外诊断系统和靶向治疗方法,以及以“乙状结肠原位尿流改道术”为基础的一系列的手术规范与技术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
① 在国际上首次鉴定了全新膀胱癌标志物“AG-CD71抗原”。证实AG-CD71抗原只表达于人膀胱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AG-CD71抗原高表达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阐明了KMT1A-GATA3-STAT3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揭示了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2(LASS2)在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② 制备了ABC71单抗,建立以AG-CD71抗原与ABC71单抗为基础的体外诊断系统,开发了抗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以ABC71抗体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膀胱癌高灵敏度诊断试剂盒,检测了5000余例各类标本,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 90% 以上,真正实现了膀胱癌快捷简便、无创精准、可靠经济的早期诊断。利用新靶标抗体ABC71,开发ABC71抗体靶向药物不仅能够预防术后复发,而且能够降低肿瘤负荷。以 ABC71抗体为核心的诊断系统和靶向药物是我国首次将自己的原创成果应用于膀胱癌的临床精准医疗领域。
③ 率先开展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及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并进行了系列临床技术创新:五步法快速膀胱全切术、男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控尿机制及男性生殖功能的技术、乙状结肠U形去管化原位新膀胱术、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等,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减低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了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2008年该技术代表我国医疗成就应邀参加了南非科技成果展。
该项目申请33项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代表性论文20篇;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养各类人才7000余人次;该项目在云南、北京、广东、四川、上海等省份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要创新,具有推广价值,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客观评价
①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
该项目于2017年12月20日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开发了抗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符合预期结果,为研究的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该项目对膀胱癌手术的改进与推广,为膀胱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案;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较强,具有推广价值。经专家评审,该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② 科技查新报告
序号 |
新技术 |
核心内容 |
与原有同类技术比较 |
先进性和竞争力 |
1 |
AG-CD71膀胱癌标志物 |
膀胱癌标志物AG-CD71抗原,并置备了其单克隆抗体ABC71 |
未见同类技术报道 |
国际上首次鉴定了全新膀胱癌标志物 |
2 |
以AG-CD71抗原和ABC71单抗为基础的膀胱癌体外诊断系统 |
(1)膀胱癌免疫诊断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 (2)膀胱癌单核苷酸高频突变检测试剂盒(微量SNP法) (3)膀胱癌尿沉渣免疫诊断试剂盒(免疫磁珠法) (4)膀胱癌尿液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 (5)膀胱癌CTC检测试剂盒 |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
该技术适用于膀胱癌早期筛查和预后监测,快速便捷,灵敏和特异度均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
3 |
根治性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手术创新 |
(1)五步法快速膀胱全切术
(2)男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控尿机制及男性生殖功能的技术 (4)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 |
传统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创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③获奖情况
该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针对膀胱癌早期诊断困难,术后患者并发症多生活质量差等膀胱癌诊疗难题,从基础研理论究出发,将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建立了以AG-CD71抗原和ABC71单抗为基础的膀胱癌体外诊断系统和根治性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手术创新,造福了广大患者,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17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④ 国外学术评价
国外学者Takashi等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对我们团队的工作做出如下评价:
Li et al (2014, 2016a) reported that aberrantly glycosylated integrin α3β1 is a new biomarker of BC and that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this integrin heterodimer has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ies in BC.
该团队发现的异常糖基化的整合素α3β1是膀胱癌的新型标志物,并且针对这种异常糖基化整合素的单克隆抗体对膀胱癌有潜在抗肿瘤作用。
⑤ 国内学术评价
该项目关于“KMT1A-GATA3-STAT3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的研究结果在美国癌症协会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并在中国科学院网站的科研进展栏目里被重点介绍。
7.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在膀胱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以AG-CD71为核心的膀胱癌体外诊断系统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手术创新,在我国云南边疆地区建立多个专家工作站,通过开展培训班、学习班、义诊活动、专家下基层活动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手把手”地推广贫困地区项目实施,促进并提高我国偏远地区膀胱癌综合治疗体系的建设。
经过20余年,该项目逐步在云南、北京、广东、四川、上海等省份的国内195家医院得到全面推广应用,部分应用单位情况见下表。
应用单位名称 |
应用技术 |
应用的起止时间 |
应用单位联系人 |
应用情况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五步法快速膀胱全切术 |
2014.1-2017.12 |
李响 |
部分应用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 |
2014.1-至今 |
盛璐 |
部分应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 |
2014-2016 |
田野 |
部分应用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男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控尿机制及男性生殖功能的技术 |
2013-2016 |
孔垂泽 |
部分应用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避免了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 |
2012.7-至今 |
朱绍兴 |
部分应用 |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 |
根治性膀胱全切技术改进的临床应用,对膀胱癌诊断试剂盒进行应用 |
2014年-至今 |
楚宁 |
部分应用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男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控尿机制的技术应用 |
2015.10-2017.12 |
王东文 |
部分应用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膀胱癌手术改进与创新 |
2010.1-至今 |
张伟 |
部分应用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
膀胱癌的手术技术改进与基础研究 |
2015.3-2017.12 |
陈伟东 |
部分应用 |
8.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
知识产权类别 |
授权项目名称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权利人 |
发明人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分子改良型凋亡素(20~12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ZL2011101392317 |
2013.3.5 |
王剑松 |
王剑松、詹辉、杨俊峰、王春晖 |
2 |
发明专利 |
人尿路上皮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
CN103592439B |
2015.10.21 |
天津亿美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李翀、栗刚 |
3 |
实用新型专利 |
膀胱尿管冲洗器 |
ZL2013200326488 |
2013.6.19 |
王剑松、赵庆华、王海峰、刘双玥、王佳 |
王剑松、赵庆华、王海峰、刘双玥、王佳 |
4 |
实用新型专利 |
手术刀 |
ZL2013203144369 |
2013.11.6 |
王海峰 |
王海峰 |
5 |
实用新型专利 |
医学实验杯 |
ZL2013203270287 |
2013.11.20 |
王海峰 |
王海峰 |
6 |
实用新型专利 |
外科手术用镊子 |
ZL2014200424822 |
2014.7.2 |
王剑松、王海峰、赵庆华、杨德林、王俊 |
王剑松、王海峰、赵庆华、杨德林、王俊 |
7 |
实用新型专利 |
细胞培养瓶 |
ZL2014300258777 |
2014.8.13 |
王海峰 |
王海峰 |
8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医用导尿管 |
ZL2015205237437 |
2015.11.11 |
柯昌兴、王剑松、王海峰 |
柯昌兴、王剑松、王海峰 |
9 |
实用新型专利 |
外科手术夹紧装置 |
ZL2014207822534 |
2015.4.29 |
王海峰、王剑松、杨明莹、李俊 |
王海峰、王剑松、杨明莹、李俊 |
10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医用肿瘤保存盒 |
ZL2015205242986 |
2015.11.18 |
王海峰 |
王海峰 |
9.代表性论文目录
(1) Wang H, Wang J, Zuo Y, Ding M, Yan R, Yang D, Ke C.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 new 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 Lass2 in human bladder carcinoma[J]. Med Oncol, 2012, 29(3): 1921- 7.
(2) Zhao Q, Wang H, Yang M, Yang D, Zuo Y, Wang J. Expression of a tumor-associated gene, Lass2, in the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cell lines Biu-87, T24, EJ and EJ-M3[J]. Exp Ther Med, 2013, 5(3): 942-46.
(3) Li J, Wang H, Ma Z, Fan W, Li Y, Han B, Zhang Z, Wang J. TAT-Apoptin induces apoptosis in the human bladder cancer EJ cell line and regulates Bax, Bcl-2, caspase-3 and survivin expression[J]. Experimental &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2, 3(6): 1033- 1038.
(4) Ding M, Wang H, Wang J, Zhan H, Zuo Y, Yang D, Liu J, Wang W, Ke C, Yan R. Ppgalnac T1 as a potential novel marker for human bladder cancer[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11): 5653- 7.
(5) Wang H, Yang D, Wang K, Wang J. Expression and potential role of chemokine receptor CXCR4 in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cell 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ability[J].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1, 4(3): 525- 528.
(6) Wang H, Wang J. Research progress in potential urinary marker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human bladder cancer[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5): 1723- 6.
(7) Wang C, Wang W, Wang J, Zhan H, Jiang L, Yan R, Hou Z, Zhu H, Yu L, Shi Y, Ding M, Ke C. Apoptin induces apoptosis in nude mice allograft model of human bladder cancer by altering multiple bladder tumor-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J]. Tumour Biol, 2013;34(3):1667-78.
(8) Liu J, Wang H, Wang Y, Li Z, Pan Y, Liu Q, Yang M, Wang J. Repression of the miR-93-enhanced sensitivity of bladder carcinoma to chemotherapy involves the regulation of LASS2[J]. Oncotargets & Therapy, 2016, 9(Issue 1): 1813- 1822.
(9) Yang J, Wang J, Zuo Y, Zhan H. Molecularly modified Vp3 (30-121)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EJ) cells but not in normal (3T3) cells[J]. Cell Biol Int, 2012, 36(11): 1037- 42.
(10) Yang D, Wang J, Li J, Wang H, He H, Zhang C, Wang K, Xu H. Effect of membrane toxin 12 isolated from Naja Naja atra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bladder cancer EJ cells[J]. Mol Med Rep, 2012, 5(1): 266- 9.
(11) Wang H, Zhang W, Zuo Y, Ding M, Ke C, Yan R, Zhan H, Liu J, Wang J. Mir-9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s apoptosis by targeting Lass2 in bladder cancer[J]. Tumour Biol, 2015, 36(12): 9631- 40.
(12) Zhan H, Wang JS, Wang HF, Zuo YG, Wang CH, Ding MX. Apoptin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EJ and BIU-87 cells[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1): 135- 8.
(13) Zhu LH, Li C, Wu JA, Liang JG, Shi YF. Bacteriocin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 increase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expression in a rat kidney model of chronic rejection[J]. Transplant Proc, 2008;40(10):3746-7.
(14) Yang D, Huo Q, Luan T, Wang J, Tang Z, Wang H. Effects of Angiotensin Inhibitor Valsartan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Angiotensin II 1 Recept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 and -9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Cell Lines[J]. Clin Lab, 2016;62(8):1435-1442.
(15) Wang W, Liu JY, Wang HF, Yang MY, Liu QY, Ding MX.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white-tufted-ear marmoset, Callithrix jacchus (Primates: Callitrichinae) [J]. Mitochondrial DNA, 2016(3): 1-2.
(16) Ding M, Li Y, Wang H, Lv Y, Liang J, Wang J, Li C.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ary microRNAs as non-invasive biomarkers for bladder cancer: a meta-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5, 8(9): 15432- 15440.
(18) Wang H, Yang D, Wang J, Xu H.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rine-resistance cell sub-strain of human bladder cancer[J]. Asian Biomedicine, 2011, 5(6): 831- 835.
(19) Wang J, Wang H, Zuo Y, Yang D, Ding M, Yan R. Combination of ballistic lithotripsy and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for treating 200 men with bladder calculi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 trial with two-year follow-up[J]. The Journal of the Kuwait Medical Association (J Kuwait Med Assoc), 2011, 43(3): 213- 215.
(20) Yang DL, Xin MM, Wang JS, Xu HY, Huo Q, Tang ZR, Wang HF. Chemokine receptor CXCR4 and its ligand CXCL12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bladder cancer[J]. Genet Mol Res, 2015;14(4):17699-707.
10.完成人情况,包括姓名、排名、职称、行政职务、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的贡献
(1)王剑松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泌尿外科科室主任,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项目总负责人,统筹项目申报、项目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保障项目进展顺利,组织论文发表、查新点撰写、成果鉴定、项目结题验收等工作,对本项目创新点的1、2、3做出了突出性贡献,是多篇代表性论文主要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及作者,多次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
(2)李 翀 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完成单位: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为项目负责人之一,负责项目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保障项目进展顺利,发表多篇代表性论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对本项目创新点中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多次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3)王海峰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教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参与整个项目,负责重要基础项目和临床项目设计及实施,撰写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是多篇代表性论文作者,对本项目创新点中1、2、3做出创造性贡献。
(4)颜汝平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教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重要基础项目和临床项目设计及实施,参与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2、3以及膀胱癌筛查、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检测综合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
(5)杨 昭 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完成单位: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主要参与人,参与部分科研设计及多个基础项目具体实施,对创新点所列中的1、2做出贡献。
(6)丁明霞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参与膀胱癌综合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推广,不断改进膀胱癌手术方式并总结创新,对创新点所列中的2、3做出创造性贡献。
(7)柯昌兴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重要基础项目和临床项目设计及实施,参与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不断改进膀胱癌手术方式并总结创新,对创新点所列中的2、3做出创造性贡献。
(8)詹 辉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教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重要基础项目和临床项目设计及实施,参与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不断改进膀胱癌手术方式并总结创新,对创新点所列中的1、3做出创造性贡献。
(9)左毅刚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参与项目工作,负责技术的临床推广及相关科研研究,对创新点所列中的2、3做出贡献。
(10)陈 戬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相关临床推广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3做出创造性贡献。
(11)杨德林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相关临床推广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1、3做出创造性贡献。
(12)杨明莹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负责膀胱癌患者术后护理与随访,对创新点所列中的3做出创造性贡献。
(13)张劲松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参与膀胱癌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3做出创造性贡献。
(14)李志鹏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参与膀胱癌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3做出创造性贡献。
(15)栾 婷 昆明医科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参与人,参与LASS2对膀胱癌诊治相关的研究及膀胱癌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创新点所列中的1、3做出创造性贡献。
11.完成单位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排名,对本项目的贡献
①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②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单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项目组成员共15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3人,负责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成果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培养研究生和进修医生、举行继续教育学习班为具体体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在膀胱癌综合诊疗理论和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推广工作,临床工作中发现和衍生的基础研究由双方合作完成。两家单位相互合作交融,由基础研究理论突破并转化到临床使用再进行临床推广,不断探寻膀胱癌的突破点,扩大项目的收益范围及对象。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2人,李翀研究员及杨昭副研究员,负责膀胱癌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培养研究生为具体体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临床提出问题,由双方研究团队共同进行基础研究,将新理论转换到临床实践,依托科研政策及自身优势,把膀胱癌综合诊疗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