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推荐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拟推荐下列项目/候选人申报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9年04月11日至 2019年04月19 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尚莉
联系电话:0871-65302866
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
2019年04月11日
附:公示内容
附件
201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申报项目公示
一、推荐奖种: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二、项目名称:创新器官捐献体系与临床器官移植的推广应用
三、主要完成人员:李 立、冉江华、张升宁、陈 刚、李 超、赵永恒、
曹海鹰、刘 静、刘其雨、李来邦、莽源祎、张熙冰、
胡宗强、赵英鹏、张 蕾
主要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推荐单位: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
五、推荐意见:该项目在云南省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的资助下,历时12年,围绕器官捐献和移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严格遵照合同要求,顺利通过年度评审考核。率先创立了适应我国、我省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获取、转运、分配和移植体系,对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规范了国内及省内供体质控的行业标准,尤其在供体维护和获取程序优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终末期患者,既带动了医院整体竞争力,又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该项目率先创建了云南省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研究和诊疗中心,并开展了肝、肾、心、肺、胰肾联合、肝肾联合、多脏器联合移植,建立了该领域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李立教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其研究结果发表于多个国际学术刊物上,为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科技查新及专家组评定,该项目研究资料齐全、设计科学合理、研究方法先进、研究结果可信,对临床应用推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项目应用推广具有较强创新性,此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同意推荐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六、项目简介
1、项目内容和创新点
供器官匮乏是器官移植的难题,国际社会因中国使用死囚供器官对中国器官移植“不接受、不发表、不合作”,这使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缓慢。因此,中国转型使用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机遇,但因中国特殊国情、文化特点和核心技术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围绕这些问题,课题组建立规范的器官捐献体系,多途径扩大供器官来源,突破器官移植关键技术问题,使供器官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移植受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创建规范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体系,参与开拓中国捐献流程国际化的建设工作,增强公民器官捐献意识,提高供器官质量,减少供器官流失。牵头制定《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参与中国最早人体器官捐献条例起草工作,完成中国西南地区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移植,成立云南首家符合器官捐献“双盲”国际惯例和医学伦理原则的器官获取组织,促成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程序最早公开、透明地展现于国际社会,创建适应云南的器官维护、捐献、获取、转运流程。(2)率先在云南省建设规模最大、划分专业最全的多器官移植中心,多途径扩大供器官来源,最大化利用捐献供器官,缓解供器官短缺。在云南首次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肾、心、肺、胰肾-小肠移植,通过组织人工肝构建,活体、劈离式肝移植等技术扩大供器官来源,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保留供者第八段双供者活体肝移植。(3)关键技术创新,聚焦胆道、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和研究,重视移植信息化管理,提高移植受者中长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创造性使用脱细胞基质修复胆道缺损,突破腹主动脉-肝动脉搭桥技术,建设云南首家血管、标本库及移植信息化管理系统。(4)成熟建立以恒河猴为代表的肝移植多种大、小动物模型并成熟培养、诱导肝干细胞,为器官移植基础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平台支持。世界首创恒河猴肝移植模型,基于成熟动物模型,阐述免疫排斥/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机制。
2、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李立教授在日内瓦举办的“第14届国际器官捐献大会”做“器官捐献中国模式”主题演讲,将我国独特的器官捐献管理模式推向世界,这是第一次中国人在国际器官捐献领域大会上发言,并先后受邀参加韩国“2015年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大会”、美国“2016全球移植捐献领导者论坛”、“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并代表中国对课题组成功的器官捐献流程经验进行大会发言。
基于在器官捐献方面的工作,课题组主持举办中国OPO联盟(昆明)研讨会暨西班牙TPM国际器官捐献协调培训班启动会,在大会上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代表中国官方向世界宣布中国将于2015年1月全面停用死囚供器官。
课题团队作为主要成员与西班牙移植获取管理机构TPM-DTI、美国洛杉矶ONE LEGECY、巴西圣保罗大学合作SEUSA-CH国际项目,并作为临床培训基地,开办中国-欧盟器官捐献KeTLOD培训班,连续5年在中国与西班牙TPM合作开展培训班,旨在整合全球器官捐献大国经验,培训中欧器官捐献评估、协调员和导师,至今这些项目已培训人员1000余人。
课题团队分别赴玉溪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指导临床肝脏移植手术开展。其中,课题团队2013年指导聊城市人民医院完成山东省首例活体双供者肝移植术,目前受者仍高质量存活,同时指导聊城市人民医院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移植系统工程建设。是为数不多的云南外科技术团队指导中国省外单位开展全新手术技术案例。另外,课题组器官捐献流程已推广至中国20所移植中心应用。
课题组先后在云南省26家医疗机构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推进会,日益完善的OPO网络平台建设,自2016年接待广州中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福建协和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重庆新桥医院、以及厦门等国内十余家医院的参观交流。课题组接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邀请开办“第二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高级培训班”,向全国的学员展示OPO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受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邀请,在云南省保山市开办国家级人体器官捐献培训班,培训器官捐献评估、协调员300余人。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筹备,2011年课题团队组建了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器官移植学分会,李立教授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当选为主任委员,课题团队每年承办省级器官捐献和移植继续教育培训班,其中,承办的2017年中国器官移植大会是中国第一次9位医学界院士亲临的会议,同时也邀请了国际器官捐献、移植协会主席、专家见证课题团队的全新器官捐献和移植程序。
七、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张蕾、张涛.体外循环灌流构建组织工程肝的生物反应器:中国,ZL201520113093.9[P].2015-02-16.
八、代表性论文目录:
[1] 李立,大鼠肝移植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Jiang-Hua Ran. A Bird’s-Eye Viem of VeterinaryMedicine[M],Croatia:InTech,2012.537-544.
[3] Li L, Li CM, Zhang BY, Hu MD, Li XY, Ran JH, Huang M. Apoptosis of rat liver in cold preservation with custom-designed KYL solution. [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7 Oct;6(5):497-503.
[4]Jing L, Li L, Jiang-Hua R, Sheng-Ning Z, Zhu L, Lai-Bang L, Jiang L.A causal analysis of intra-abdominal hemorrhage after reduced-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 [J]. Cell Biochem Biophys. 2011 Dec;61(3):685-90.
[5]Li Li, Zongqiang Hu,Wen Li,Mingdao Hu,Jianghua Ran,Peng Chen,and Qiangming Sun.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ized liver fibrosis model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ges in rats. [J].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2;2012:560345.
[6] Zhang L, Ye JS, Decot V, Stoltz JF, de Isla N. Research on stem cells as candidates to be differentiated into hepatocytes. [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2;22(1-3):105-11.
[7] Chen G, Liu H, Hu ZQ, Bai JH, Liu QY, Zhao YP, Gan XM, Wang F, Wang DD, Ma LJ, Li L.A new scheme with infus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for prophylaxis of hepatitis B virus recurrence among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J].in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 2015 Aug;27(8) 901-6.
[8] Yanjun Su, Ruochuan Cheng, Jianming Zhang, Jun Qian, Chang Diao, Jianghua Ran, Hongqing Zhang, Li Li.Interferon-2b gene-modified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hibi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reducing the Notch1 levels. [J].Life sciences. 2015,143:18-26.
[9] Ying-Peng Zhao, Li Li, Jing-fan Ma,Gang Chen,Jian-Hua Bai. LXRα Gene Downregulation by Lentiviral-based RNA Interference Enhances Hepatic Function after Fatt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tudy in a Rat Model. [J].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15,14(4):386-393.
[10] Lei Zhang, Xiao San Su, Jun Song Ye, Yi Yin Wang, Zheng Guan, Yan Feng Yi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uppress metastatic tumor development in mouse by modulating immune system. [J].Stem Cell Research &Therapy. 2015 Mar 24;6:45.
[11] Ye JS, Su XS, Stoltz JF, de Isla N, Lei Zhang.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ng into hepatocytes. [J].Cell proliferation. 2015 Apr;48(2):157-65.
[12] Zheng Guan, Liu Yang, Jing Qian, Lei Zhang.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hepatocytes in vitro. [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5;25(1 Suppl):145-57.
[13] Zhang L, Zhao YH, Guan Z, Ye JS, de Isla N, Stoltz JF.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Wharton’s jelly in Liver Tissue Engineering. [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5;25(1 Suppl):137-43.
[14] Ye Jun-Song, Stoltz Jean-Francois, de Isla Natalia, Liu Yang, Liu Yan-Feng, Zhang Lei. An approach to preparing decellularized whole liver organ scaffold in rat. [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5;25(1 Suppl):159-66.
[15] Jiang-Hua Ran, Sheng-Ning Zhang, Jing Liu, Yi-Ming Chen, Shu-Yuan Wu, Li Li. In-hospital and follow-up outcom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hepatic artery reconstruction with an iliac interposition graft. [J].Int J Clin Exp Med. 2016;9(2):3939-3945.
[16] Lei Zhang, Guan Z, Ye JS, Yin YF, Stoltz JF, de Isla N. Research progress in liver tissue engineering. [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7;28(s1):S113-S119.
[17] Hongqiang Gao, Yongmei Cao, Shuo Wan, Jing Liu, Gang Chen, Zhiqiang Li, Hailei Wang, Li Li.Upregulation of NM23-E2 accelerates the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40% decreased-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J].The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2017 Nov;219:325-333.
[18] Gang Chen, Dongdong Wang, Xiongqi Zhao, Jun Cao, Yingpeng Zhao, Fan Wang, Jianhua Bai, Ding Luo, Li Li. miR-155-5p modulates malignant behavior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directly targeting CTHRC1 and indirectly regulating GSK-3β-involved Wnt/β-catenin signaling. [J].Cancer Cell Int. 2017 Dec 8;17:118.
[19] Yuanyi Mang, Li Li, Jianghua Ran, Shengning Zhang, Jing Liu, Laibang Li, Yiming Chen, Jian Liu, Yang Gao, Gang ren Ren.Long noncoding RNA NEAT1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by regulating hnRNP A2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J].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7 Feb 20;10:1003-1016.
[20] Zongqiang Hu, Ding Luo, Dongdong Wang,Linjie Ma,Yingpeng Zhao,Li Li.IL-17 Activates the IL-6/STAT3 Signal Pathway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ellular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2017,43(6):2379-2390.
九、候选人情况和贡献情况(所有完成人均供职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按完成人顺序排名)
1、李立,主任医师、教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作为主要负责人,中国OPO联盟副主席,中国OPO联盟西南区主席,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充分发挥本人多年器官捐献和移植相关工作经验,主持制定了《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主导了云南省首家OPO成立,完成云南省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脏移植手术,开辟了云南省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先河,完成云南省首例胸腹连体婴儿分离,首例胰肾联合移植,首例活体双供肝移植,主导完成多例临床肝移植术、肝肾联合移植、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亲体部分活体部分双肝肝移植、年龄最小及最大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劈离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术、ABO血型不相符肝移植、尸体血管腹主动脉搭桥动脉重建肝移植。指导省内、外多家医院完成肝移植手术。注重技术集成明确问题导向,指导完成多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捐献和移植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填补了多项昆明市、云南省、西南地区,以及全国和全世界空白,既是云南省肝脏移植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也是目前云南省器官移植及普通外科学的领军人物。将器官捐献体系在云南省、全国推广应用,将器官捐献体系经验分享到国际器官捐献舞台,获得了强烈的反响,也是第一位在国际器官捐献舞台分享经验的中国人。本人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30多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10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4项、云南省百佳职工经济创新成果奖1项、昆明市科技进步奖6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2010年获“云南省科技厅十一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获“昆明市政府首届春城人才奖”、获“第三届昆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获昆明市“十一五”卫生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院长称号。对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冉江华,主任医师、教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捐献工作开展和实施,肝移植实施和项目技术推广,肝移植复杂技术问题解决和基础研究。参与并成功完成云南省首例肝移植及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云南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及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肾联合移植;参与完成云南省首例即昆明市首例成人间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及世界首例保留肝第八段成人间双供体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和西南地区首例器官簇移植;参与完成西南地区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术、西南地区首例肝移植后并发GVHD患者长期的肝移植;参与完成云南省首例如下手术:临床肝移植术、肝肾联合移植、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亲体部分活体部分双肝肝移植、年龄最小及最大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劈离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术、ABO血型不相符肝移植、尸体血管腹主动脉搭桥动脉重建肝移植;云南省首例全国第12例胸腹连体婴儿成功分离术。开展肝移植16年余,主要参与完成病例数300余例;独立完成腹腔脏器供体联合切取近400例。所在医疗团队先后填补世界空白1项,西南地区空白4项,云南省空白17项。指导项目实施和推广,对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3、张升宁,主任医师、教授,移植病区主任,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肝脏移植基础研究、临床肝移植、临床肝胆胰血管外科研究和临床工作,充分发挥本人多年的肝胆胰外科和移植外科专业技术知识积累,主持临床肝移植评估、管理工作,大力推动精准肝切除、微创外科发展,诊治大量云南省内肝胆胰外科复杂疾病并分享经验,进行肝脏移植相关基础研究以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实施云南省第一例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重建术,参与完成云南省第一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第一例肝肾联合移植、第一例活体双供肝移植和第一例胰肾联合移植,参与完成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亲体部分活体部分双肝肝移植、年龄最小及最大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劈离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术、ABO血型不相符肝移植、尸体血管腹主动脉搭桥动脉重建肝移植;云南省首例全国第12例胸腹连体婴儿成功分离术。国内专业性期刊合作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获昆明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实施项目并向国内、省内推广,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4、陈刚,主任医师、教授,移植病区主任,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肝脏移植基础研究、临床肝移植、临床肝胆胰血管外科研究和临床工作,充分发挥本人多年的肝胆胰外科和移植外科专业技术知识积累,主持临床肝移植评估、管理工作,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科研项目:《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肝移植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买世界杯足彩app下载》、《世界杯足彩app哪个好》、《自制KYL液对大鼠肝脏保存作用的实验与研究》、《SDD联合GLN预防兔背驮式肝移植肠道细菌易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9篇。先后荣获2010年昆明市青年科技奖、昆明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被评为“十一五”昆明市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5、李超,主任医师、教授,OPO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OPO管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捐献流程建立推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供体维护和评估工作和基础研究,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和研究,2009年获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医学院“肝移植临床实践与研究”培训合格证书、2006和2011年分别获评昆明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人员在参与中国西南地区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心脏移植,参与昆明市首例肝移植、云南省首例成人间活体部分活体肝移植,云南省首例多脏器联合移植、云南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等、云南省首例劈离式肝移植、西南地区年龄最小肝移植。在重大器官移植的围术期管理、围手术期内环境紊乱、重症感染、严重大出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救治等领域积累经验并分享推广,多次参与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捐献培训班在云南省推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捐献,与西班牙TPM-DTI合作,正在执行OPO国际培训计划。联合国内外13所著名大学,获得欧盟Erasmus+项目的支持,开展“中欧器官捐献领导力培训和专业技术输送计划(KeTLOD)”的项目。同时率先在我省开展肝脏的离体机械灌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第1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6、赵永恒,主任医师、教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工作和肾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7篇,合作发表22篇,参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第一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负责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1项,获2005年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排名第十),深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肾移植供体评估、移植、研究和管理工作并推广应用,完成肾脏切取、灌注、修整技术,取肾、修肾100余例(对),参加肾移植手术210例次,独立完成肾移植手术152例,深入研究器官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和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开展多例左右半肝切除术,肝中叶切除术,肝尾状叶切除术,全肝切除术,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及部分肝切除术,复杂二次胆道手术,复杂肝外伤破裂修补术,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大血管吻合术,外科营养支持技术,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主持开展了Habib 4X射频消融止血切割器肝切除技术, 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使肝切除术的输血率降到了5%左右。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7、曹海鹰,主任医师、教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为肝移植的开展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动物试验。参与完成多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手术和活体肝移植手术以及云南省首例连体婴儿成功分离手术。在临床工作期间先后参与培养了多名肝移植团队技术骨干人员,曾多次邀请国外肝移植专家、教授为我院肝移植团队成员进行授课,将国际最新理念、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使我院肝移植团队在肝移植技术、科研方面与国际接轨,从而达到了很显著的效果,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8、刘静,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移植病区副主任,主要负责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基础研究、临床肝移植、临床肝胆胰血管外科研究和临床工作,参与临床肝移植评估、管理工作,大力推动精准肝切除、微创外科发展,先后参与完成10余项动物基础课题实验研究,近年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在临床工作期间先后参与培养了多名肝移植团队技术骨干人员,曾多次邀请国外肝移植专家、教授为我院肝移植团队成员进行授课,将国际最新理念、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使我院肝移植团队在肝移植技术、科研方面与国际接轨,从而达到了很显著的效果,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进修学习胰腺移植,回国后作为主要骨干成员开展了云南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至今已开展2例,为我省胰腺移植的发展贡献力量。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9、刘其雨,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移植病区副主任,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参与完成肝移植百余例,各类腹部外科手术千余例,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担任昆明医学会普外分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甲状腺医师协会委员,云南省抗癌医师协会委员等,并于2015年被选拔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深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和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优秀论文《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被SCI收录,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0、李来邦,主任医师、教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作为肝移植研究中心主要骨干成员,长期立足于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参与完成肝脏移植300余例,在移植病人的术后管理上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参与肝移植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6项基础课题实验研究,近年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在器官获取、维护供体器官、手术移植器官、术后受体管理及出院后随访等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带领我院肝移植团队成员获取器官200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与建立肝硬化、肝癌标本库并管理保存标本,为肝脏疾病基础研究提供宝贵的标本资源,对第1项、第2项、第3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1、莽源祎,主治医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实施、临床数据收集和统计,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参与肝硬化、肝癌标本库管理保存,数据收集和统计。参与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百余例,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学术论文收录于SCI,学术论文5篇收录于北大核心期刊。深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肝移植和肝脏恶性肿瘤移植肿瘤学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优秀论文《Long noncoding RNA NEAT1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by regulating hnRNP A2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被SCI收录,深入开展肝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研究,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2、张熙冰,住院医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本项目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实施、临床数据收集和统计,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负责临床肝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完成多例动物模型建立和数据统计工作。参与完成肝移植百余例,参与完成云南省首例胰腺肾联合移植和围手术期管理并积累经验,深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活体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完成多例动物模型建立和数据统计工作,为肝移植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3、胡宗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参与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百余例,深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肝移植、终末期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优秀论文《IL-17 Activates the IL-6/STAT3 Signal Pathway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被SCI收录,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4、赵英鹏,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负责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临床肝移植、胰腺移植工作和基础研究。参与完成云南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百余例,参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移植、胰腺移植相关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供肝脂肪变移植课题,发表优秀论文《LXRα Gene Downregulation by Lentiviral-based RNA Interference Enhances Hepatic Function after Fatt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tudy in a Rat Model.》被SCI收录,对第2项、第3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5、张蕾,研究员、教授,基础实验中心主任,围绕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从事细胞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肝细胞在体外构建生物人工肝,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应用的研究。获得“体外循环灌流构建组织工程肝的生物反应器”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于SCI,为远期干细胞移植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提供了扎实的实验基础,对第2项、第4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十、完成单位情况: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作为云南省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器官移植质控中心,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专业划分最为齐全的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器官捐献、移植处于云南省领先地位,在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组建区域性器官捐献网络、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临床应用等科研项目,缓解供体短缺的问题,持续引领区域器官移植技术服务工作。本学科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工作,从2014年起就开始接收普通外科博士后培养工作,同时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和普通外科博士、硕士生代教点。多年来学科带头人李立教授不断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学科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申报科研课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完成了云南省首例肝脏移植,开创了我省肝移植的先河,获得多项科研奖项,为我省医学研究、教育做出了贡献。自2006年以来,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1项。已获专利1项,获省、市科学技术奖26项,发表专著9部,其中捐献、移植指南5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学科逐年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为团队成员大力开展学术研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提供了保障,2006年5月11日移植团队开展了第1例肝脏移植手术,至今已完成肝移植手术329例,1、3、5年存活率在云南省处于领先水平。移植团队除开展常规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外。还开展活体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双供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多脏器联合移植、ABO血型不相符肝移植等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器官移植技术。其中完成劈离式肝移植2例、活体部分肝移植32例、双供体肝移植4例、肝肾联合移植7 例、多脏器联合移植1 例、ABO血型不相符肝移植17例。我院曾开展保留第Ⅷ段的成人活体间双供体肝移植手术,创世界首例。在我院开展的肝移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0个月、最大的72岁,术后最长成活时间19年。移植团队是我国最先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已经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肝脏移植161例,参与了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红十字会组建云南省区域性器官移植捐献网络的工作。移植团队在处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方面又有相当的经验,多次成功处理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动脉、门静脉血栓、胆道狭窄等并发症。我院在进行肝脏移植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成绩。